设计层:顶端设计层,收集生活灵感
青龙湖·漂浮种子 项目图片 项目视频
成都 收集
 

万物在时间里流动,流动的过程形成历史。凝固不语的建筑也在时间里流动,流动的过程形成地方的历史。在其间建筑师们寻找过去与现在的平衡点,交出面对未来的答卷。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坐落于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二期内,小隐建筑接到业主的设计委托任务,将原有的建筑转变成供游客参观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原建筑是废弃的青龙湖小学和一个养殖场,典型的红砖房。由于场地已被规划为湿地公园,这一片废弃的建筑也急需转换身份,迎接来公园游玩的游客。期待通过设计的力量让衰败的红砖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梳理

2018年,成都提出“公园城市”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方式以来,成都梳理了城市空间,围绕成都绕城高速周边布局,以绿道为线,78座桥梁为点,串联起整个环城生态公园121个特色园,建起自然资源与市民休闲生活之间的便捷桥梁。

位于环城生态公园内的青龙湖·漂浮种子承载科普、研学、体验的空间需求,于此我们取“万物生长循环”为建筑意象,通过提取农田间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作为设计元素,采用聚碳酸酯板、陶瓦、红砖等常见材料,让建筑呈现出新旧交替、自由流动的场所气息。

场地梳理,是城市更新项目的核心环节。“留”与“改”如何平衡,是这类场地现状复杂的项目的重点。建筑方面:部分建筑并未受到较大破坏,修缮后可继续使用;部分建筑墙体破损,屋面破烂,屋顶年久失修,部分结构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还有一部分建筑墙柱坍塌、墙体倾斜非常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景观方面:场地荒废多年,内部杂草丛生,原有梧桐树长势良好;原硬化路面破损严重;围墙将场地与外部农田、公园完全隔离,影响人们参与体验。

 

 

流动

为了让建筑呈现出新旧交替、自由流动的场所气息,在改造设计中,我们让场地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即将来临的游客。拆除了原有坍塌的建筑和部分红砖围墙,旧红砖在场地的各个角落流动起来,从竖向的砌墙围挡变为横向的地面铺装,旧砖换了新的方向在场地生长蔓延。废弃混凝土块的应用也是如此,破碎后作为景观汀步。尽可能拆除了原有封闭围墙的场地向游客张开怀抱,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在建筑改造方面,我们注重材质是否与原有建筑匹配和谐,是否经济适用。我们希望改造后的场所更加包容开放,所以也特别注重材质本身是否拥有通透,轻盈的质感。结合场地本身记忆,最终我们选择了聚碳酸酯板、红砖、陶瓦等材料进行了几栋建筑的针对性改造。

聚碳酸酯板是在乡村和农业配套设施建筑中应用很广的材料,具有透光、轻质、耐候、阻燃、隔音、高强度等优异性能,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合低成本低技建筑的应用。红砖和陶瓦都是原有建筑值得保留的血脉和记忆。

我们将结构塌毁的建筑进行了拆除,在原址新建农机展示棚,透明的聚碳酸酯板与精巧的白色钢构营造了一个晶莹剔透、轻薄柔美的开放空间。

两栋状态较好的建筑,改造为现代农业和农耕文化展厅。红砖砌体和木构屋架全部保留并进行了局部修缮,屋面统一更换了灰色的陶瓦。同时,将聚碳酸酯板应用于局部顶棚、墙体、门窗,赋予了建筑轻盈朦胧的质感,弱化了红砖砌体带来的厚重感,让建筑呈现出新旧融合共生的状态。

我们在两栋老建筑之间用钢材和聚碳酸酯板,以种子和孔明灯的意象,做了一组悬浮在空中大小不一的透明立方体,作为场地的视觉重点。白天这些立方体像是从红砖缝里孕育出来的一粒粒飞向天空的种子,迎着太阳,晶莹夺目。夜晚,暖黄的灯光透过聚碳酸酯板盒子,带来一种明亮的漂浮感,像定格在空中的孔明灯,如梦如幻……

历史学家王笛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怎样使这个灵魂在现代化、商业化、科技化大潮的冲击下幸存是城市管理者、学者和居民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建筑师在面对城市更新项目时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在进行这类项目改造时候,应注意区分“老”“破”“烂”三者的异同。“老”是陈旧,并非贬义,反而恰恰饱含历史;“破”是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复;“烂”是不可挽回的逝去。分清三者区别后,在面对不同的老旧建筑就能采取不同策略。

面对不可逆的城市化进程,建筑师应该多一些人文思考。建筑从来不只是建筑本身,而是凝固的艺术,更是用智慧和激情谱写的史诗。青龙湖·漂浮种子,是我们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种下的一粒小小的种子,希望这粒“漂浮种子”能够表达我们对待城市更新的态度与思考,同时也期待这粒“漂浮种子”能唤起更多城市的参与者对所栖居的城市的思考,以自己的方式保护那些珍贵的“城市文化”不在城市化进程里消失。

 

 

项目名称:青龙湖·漂浮种子

项目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二期

建筑面积:2042平方米

业主单位: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机构:小隐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潘友才

设计总监:杨喆(合伙人)

技术总监:陈仁振(合伙人)

结构工程师:杜旭

设计团队:冯煜桃、宋智颖、杨锐、苟源君、何仪、赵亚线、刘子轩、胡沁梅、康瑛、胡佳、潘霞、胡强、翟灵犀、王超

施工图设计团队: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展陈设计及施工:上海有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诚地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锦城智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小隐建筑

撰文:刘凯瑞

翻译:刘子轩

关联机构
会员推荐
推荐

东莞中科先进产业振兴展示馆

柏涛设计

珠海国际会展中心

10 Design

重庆麓悦江城公园会客厅

10 Design

ROBBiverse Experience

上海问和答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龙华城市客厅改造项目

立方设计

空间异构\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先进制造园共享客厅

瑞拓设计

闹市中的空间装置\间园展厅

间筑设计

重庆城里的“金三角”\ 重庆湖广城市先锋展厅

素造建筑

“雪晶”下的热烈\烟台大栖地城市展厅

木君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

飞翔的红山 | 大湾区中心展览馆

Wutopia Lab

兴隆湖路演中心

天仝建筑

锦尚木作展厅改造

隹聿设计工作室

天目湖游客展示中心

长江都市建筑设计

“数字木构+设计逻辑”巡展展陈

青·微舍工作室

极乐场

间筑设计

謇里小镇展览馆

goa大象设计

观博卫浴总部及展厅

里与外设计

科兴企业展厅

翡梧创意设计

LOVIVO gallery概念空间

白菜设计

贵阳国际时尚发布中心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器筑舍工作坊及展厅

风合睦晨空间设计

可再利用的展亭

时境建筑

赶集 – 镜像·2018年广州设计周

积粟社

艺术家居新地标 – 艺展中心

汉诺森

内蒙草原上不存在的杜蕾斯概念店

SLOW Architects

大悦城大调匠心美学展展示空间

大木建筑事务所

“棉仓城市客厅”改造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南京艺术学院 – 砼展厅

上海中森止境设计工作室

回转艺廊

介景建筑

中国轻纺城时尚发布剧场

WAU建筑事务所

文成森林氧吧小镇客厅

GLA建筑设计

多彩贵州城展示中心

柏涛设计

纬图展馆

纬图设计

金胜花生文化博物馆

借光建筑空间设计

瓷砖美学提案展厅

有物设计顾问

ITALIA柯瑞克美缝材料展厅

与向空间设计

2021年上海车展:IM智己展台

翡梧创意设计

太湖雪江南蚕桑文化馆

巢羽建筑设计事务所

水发·信息小镇产业展示中心

北京光湖普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崖空间

PIG DESIGN

布料图书馆

月梁建筑设计

刚艺红木家具体验馆

共和都市

奕居国际+ Herman Miller广州零售展厅

Peng & Partners

移动的狂想-汽车与当代艺术”展览

协调亚洲

EMTEK·质量大众展厅

众舍空间设计

上海眼镜展日本手工眼镜展区

蜗牛建筑工作室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装配式建筑展厅

寻长设计

西岸艺术节TURN THE PAGE展览空间

atelier suasua

运河万科中心创新体验中心

汇乘建筑设计

B4馆

LAD里德设计机构

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

靠近设计

街子古镇梅驿广场和青鸾公园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启迪数字科技城科技园展示中心

启迪设计

日晟企业馆

尹培如建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