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层:顶端设计层,收集生活灵感
房中之山 - 惠阳沙田镇第二小学
广东 收集
 

四年前,当我们接到这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时,这块用地能否建设小学校园存在很大的争议。基地位于一个大型文旅地产项目的边缘地带,是一块山地,场地内坡度很大,高差达35米。在教育部门和很多人看来,这块用地不适合建设小学校园,因为对于712岁的小学生来说,上下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都存在问题。

 

而山地的存在,让我们兴奋,这是诞生不一般的校园的契机。山地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设计需要化解其负面效应,凸显其正面价值。于是,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围绕着“山”展开来,希望塑造可望、可游、易行的山地校园。

 

 

山的使用

场地东西高,中央低。我们把主要教学区布置在东侧大山坡上;而把体育馆、游泳馆、教工宿舍、食堂等整合成一栋建筑,布置在西侧的小山坡上;运动场布置在中央的低洼地,适当填土,下设排洪沟;用地北侧设置了一条连廊连接东西两个区块。依据自然地势,校园体量被分散在两处,校园中央形成一条联通城市与自然的山谷绿廊,避免了从道路方向看建筑群对山体的遮蔽。

 

 

山的显现

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山村有时会铺开在山顶上,呈“显”的形象;而中国的山村,基本在山脚或山腰处,呈“隐”的姿态。本项目中,四栋教学楼尽量压低高度,垂直于山体的等高线插入山林,沿山呈放射式布局。教学楼之间是阶梯式的花园平台,依山就势,与山接壤,匍匐在山脚下。阶梯平台下布置了各层的连廊、教师办公、卫生间等辅助功能。这些房间正面向走廊开窗,背面通过我们增设的阳光天井开窗,满足了隔潮和通风采光的需要。

 

主教学楼群面向城市道路和运动场的放射式布局,形成了看山的视觉通廊。人们不论是在校园内活动、或是从城市道路经过,可以从各个角度穿透建筑看到山。有了建筑之后,山依然矗立!

 

 

山的体验

一般认为,平行于山地等高线的建筑布局,可以节约土石方。但这样的做法会让每一栋建筑坐落在不同的标高上,带来室外场地高差变化大的问题,对于小学生上下学确有不便和隐患。而垂直于山体等高线可以让每栋教学楼的一端都落在山脚下,各栋建筑的首层标高基本一致。孩子们使用山脚下的首层通廊上下学,抵达各栋教学楼后再使用楼梯,免除了爬山之苦,其便捷性、安全性与平地校园无异。而在课余时间,不同楼层的孩子们却可以就近走到同层标高的阶梯花园,玩耍嬉戏,享受平地校园没有的阔绰场地。

 

 

山的尺度

当建筑与山在一起,建筑的尺度变得敏感。建筑大,山就显得小,建筑小,山方有存在感。但对于岭南的校园来说,体量拆分的过小不利于使用,因为楼栋之间的日常联系需要下楼、上楼、穿行室外等,既不方便,也不能满足全天候舒适性的要求。我们需要用设计的策略来消解建筑的尺度。我们把楼与楼之间的连廊层层后退、隐藏在阶梯平台下,让每一栋教学楼“独立”;我们让外廊式教学楼前后错动,如两个体量的组合;我们在主广场和建筑庭院间插入两个小体量——图书馆与合班教室,在秩序中制造差异感。大的建筑群在视觉上被分解、分散,形成山脚下的一片聚落。

 

 

山的建筑 

我们在教学楼教室一侧的立面上设计了遮阳窗套,把空调室外机也整合在内。实墙面顺势而上,卷曲成为山形屋顶,落至建筑另一面断开,半包裹的立面状态自然过渡为开放的外廊。卷曲的坡顶取意“山房”,是在回避西式尖锐的山墙印象,隐约中更贴近某些中国的符号记忆。“山房”既是在寻找与山林和谐的语言,也是在对话大型文旅项目的整体氛围,富有童趣和图像感,形成了校园的独特记忆。山房屋顶为顶层空间带来了不一般的体验,其端头敞开,塑造为一个小型的共享空间,如观山的景框。

 

洼地中的山谷绿廊、看山的视觉走廊、山脚下的步行通廊、错动的建筑外廊、坡檐下的观景敞廊等等,一系列“廊”的空间让建筑与自然山林穿插渗透,创造了一种空间的有序性和复杂性。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均呈折线形绕山布置,避免了一眼望穿的单调感;每层的连廊处于不同的平面位置,可以直接走到与其相邻的绿化平台。在各层行走,感受均不同,空间一直在变化中。校园不大,但感觉很大,这正是设计希望达成的空间体验。

在没有建筑师的情况下,古时的村落常常能做到与环境的高度和谐,主要的原因是自发建造会遵循合理而经济的法则,趋吉避害、顺势而为、就地取材等等。本项目中,我们的一切策略都是为了顺应场地、解决问题,希望成就一片与山林共存的 “山房聚落”。

 

我们拿出的方案一次性得到了项目公司业主、政府和评审专家的全面赞赏。之后,却经历了种种阻力,施工图设计也一度失控,建筑与山的接壤关系被改成了相互脱开并设置高大挡土墙的方案,等等。项目遗憾很多,但有幸有规资局几年来对设计无条件的支持,有幸仍有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项目终于在最后半年赶工建成。

 

校园落成开学了,阶梯平台上的花草树木刚刚种上,期待它们茂盛的一天,如同从背后的山林一路蔓延而下。

 

 

项目名称:惠阳沙田镇第二小学

项目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

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计时间:2018-2019

建成时间:2022

班级数量:36

项目业主:广东惠州群峰温泉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施工图设计&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沈驰

建筑方案:沈驰、钟冠洲、王彧、陈景冲、蒋宇杰、庄济坤、王小秋、黄利波、潘晋、方晓丽

撰文:沈驰

摄影:TAL

关联机构
会员推荐
推荐

叠园绿谷\桃园小学

立方设计

无界空间创无限可能\深圳市第十二幼儿园

立方设计

水乡河畔的流动校园\龙江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改造

竖梁社

轻量化介入\锦屏山麓小学低年级校区微改造

竖梁社

绿野仙踪开启\蒙德斐尔.幼儿园

零壹城市

11万平大学校园的“有机更新”\南京南师大紫金校区整体改造

杜兹设计

洞穴与园林\惠阳第七中学及附属小学

墨泰建筑设计

大城和小院\衢州市新华第二小学

零壹城市

一本打开的书/深圳南山科苑小学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综合楼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源东岸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安康高新第五幼儿园

UUA建筑师事务所

深圳市福强小学

众建筑

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改造

扉建筑

华润大学湾仔活动中心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

法国AS建筑工作室

舟山绿城育华幼儿园

goa大象设计

南京大学戊己庚楼改造项目

甲骨文空间设计

五星幼儿园改造

杭州三日室内设计

自在读书馆

杭州物相空间设计杭州物相空间设计

维卡博造型商学院

素质传播

RSociety教学基地

0321 studio

大米和小米教育中心

劢可丹建筑设计

狮子国际幼儿园

圆道设计

心蒙·蒙特梭利幼儿园

立木设计

上海帕特国际艺术留学教育机构

朴居設計研究室

w国际艺术教育

archive

灵宝儿童成长中心

张赫天建筑师事务所

奉贤区老年大学

GOM高目建筑

重庆混沌大学教学中心

VARY几里设计

重庆石子山中小学综合体

十拓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

中新生态城滨海小外中学部

HHD_FUN

宁波艾迪国际幼儿园

格筑设计

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分部

普泛建筑工作室

深圳云海学校

欧博设计

四川雅安集贤幼儿园

东意建筑

绍兴上虞龙山学校立面改造设计

木量建筑工作室

新南幼儿园

厦门合立道设计集团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象外营造

红岭实验小学

源计划